恩江小学的最美老师!(文/彭志刚)
09-29 15:54 阅读 393
恩江小学的最美老师
1971年的暑假,在骄阳似火,鸟叫蝉鸣声中结束了。而我的人生则开始进入了入学读书的学生时代。
第一天上学,夏日炎炎,晴空万里,阳光直射下来炙烤着大地。我按捺不住内心无比激动的心情,满怀希望,欢快地走在去学校的路上。历史长远,远近闻名的恩江小学,其校门在并不宽敞的解家巷子里,不远处便是织布声“咔嚓、咔嚓”不断的纺织厂。
一进校园,左边是一栋有4个教室的两层教学楼。右边是老师的办公楼,墙上还张贴着一年级新生分班名单。穿过正前方有8个教室的两层木地板教学楼,就走进了一个大礼堂,里面有舞台、大厅和一个露天院子。院子左侧第二间就是我的教室。
一位貌美如花,身材高挑,大约三十岁左右的女老师正笑容可掬地站在教室门口迎接着新生们的到来。老师穿着一件花格子长裙,一头乌黑亮丽的短发在微风中轻轻舞动。她亭亭玉立,站在教室门口,脸上挂满慈祥,笑靥如花,和蔼可亲地向新生们问好打招呼。
待到学生们都到齐了,老师才走上讲台,微笑着说:“同学们好,我叫高二英,是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我很惊讶,高老师不但人漂亮,而且嗓音悦耳,高亢激昂。第一天师生见面,高老师就在我们这些新生心中留下了不错的美好印象。
“不慕虚名耕杏坛,但求雏凤展云霄”。高老师是位内外兼修,充满母爱,慈祥又严格,有时还会怒气冲天的老师。她就像一盏灯,照亮了学生们前行的路,把学生们带进了一个全新的知识世界。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高老师教会了我们第一个拼音、第一个汉字、第一首唐诗……。最难忘的是高老师讲《小马过河》,讲得无比生动形象,讲得河水要在教室里流淌起来。上课时的高老师,脸上表情丰富,手势铿锵有力,朗读声情并茂,语气抑扬顿挫,在我脑海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高老师发现我用左手写字,是个左撇子后,把我叫到一边,笑着说道:“从今天开始,你要改正,要用右手写字,我会严格监督你”。习惯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整整一个学期下来,在高老师的严格监督和耐心提醒下,我终于改掉了用左手写字的习惯。现在的我除了用右手拿笔写字和拿筷子吃饭,做其它的事还都是用左手。
校园的最后面有个草坡,如绿色地毯般的草坡上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儿,色彩斑斓的蝴蝶在小花朵中翩翩起舞。草坡下面也有个紧闭的校门,校门的左侧是棵老樟树,校门外有条沙子路,路的下面就是湍急的葛溪河。站在草坡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葛溪河水川流不息,奔着恩江河滚滚而去。
我母亲的成分是地主,在那个唯成份论的年代意味着没有社会地位,低人一等。一次,同学们在草坡上玩。有个同学指着我反复说:“地主婆的崽”。气愤的我一脚把他踹下了草坡,滚到了坡底。高老师了解了事情原委后,严厉的批评了那个学生,却温柔地安慰了我。
教室的窗外是个菜园,里面的各种时令蔬菜,绿油油的,实在可爱。菜园边上有几棵挂满果子的柚子树和梨树。菜园外是个大操场(北操场)。西北角有个大厕所,厕所前面的空地上也有一些果树。而在校园的南边也有个小操场(南操场),是个篮球场。打篮球时,经常可以闻到隔壁食品厂飘过来的阵阵饼香,着实馋人。
记得有一次课间去上厕所,返回时和几位同学在北操场的沙坑里玩了起来,忽略了上课铃声。高老师听着声音,找寻而来,站在台阶上,双手叉腰,怒视着我们,吓得同学们拼命往教室里跑。
还有一次,是高老师的课。正当高老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们听的聚精会神时,从教室的后面却传来了阵阵臭味。原来,是坐在最后面的高个子男同学屎急,不敢举手出去上厕所,就拉在了裤子里。
同学们用手捂着鼻子,一会儿看着那个惹事的同学,一会儿看着高老师。而此时的高老师,一脸严肃,双手的袖子撸的高高的,叉在腰上,两眼怒视着那个同学。这是我见过的唯一一次高老师愤怒的样子。
一年级下学期的一个上午,高老师带领全班同学来到大礼堂参加“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的忆苦思甜大会。会上,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分别发言,诉说旧社会的滔天罪恶。然后,每个学生吃一碗苦菜。通过吃苦菜,让学生们体验一下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从而增强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决心。
一年级学业结束前,高老师还带我们旁观了一场毕业茶话会。大礼堂里坐满了五年级毕业生,学生们的面前摆放着花生、瓜子、喜糖、饼干等好吃的东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学生们举着茶杯互相祝贺。高老师说:“你们要好好读书,等到你们也来参加毕业茶话会了,你们就长大了,快要去读中学了”。
小学毕业后,很少见到高老师。参加工作后,偶尔遇见过高老师。1996年暑假,我刚提为学校教务处主任,在教育局办完事返回单位时,在学校门口遇见早已退休的高老师。她依然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抚摸着我的手背,问寒问暖,眼角流露出甜美的爱意。
2023年4月的清明假期,在老家球室打球时我遇到了高老师的女儿,得知高老师在2022年12月去逝了,顿时心中悲伤不已。“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那个桃李满天下、爱生如子的恩师从此不见了。后来有次小学同学相聚,议论最多的就是高老师。大家说到高老师上课的情景恍惚就发生在昨天一样,对恩师上课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总是难以忘怀。
最近两年,在球室里经常和高老师女儿打球。也许这个女儿酷似高老师,见到她我就会想起高老师的音容笑貌,想起高老师的敦敦教诲,想起高老师的爱生如子……。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我有幸在刚入学堂时就遇到了严师慈母型的高老师。恩小的最美老师,给了我恩小学习期间最美的时光和最多的温暖,是她教会了我知识,教会了我做人,对我今后的人生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彭志刚,永丰县行政审批局一级主任科员,退休干部。先后在“井冈艺苑”、“欧阳修文学社”发表多篇文章。